首页 > 创业资料 > 大学生创业 > 大学生创业指导 >

一个贫困大学生的创业路是怎样的

天下分享 20862

天下 分享

  创业是天赋人权,但从不鼓励大学生一毕业就去创业,理由有很多,最重要的一条是,年高手低的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实在是太高了。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一个贫困大学生的创业路,欢迎大家阅读!

  生活压力倒逼创业

  彭丽浩创业主要是来自家庭的压力。2006年,彭丽浩父亲患重病,家里仅有的积蓄几乎花光了,为了照顾父亲,彭丽浩在中学阶段辍学了两年。考上大学后,家人都不赞成他继续读书。

  彭丽浩坚持不管多艰苦也要上大学,“一直告诉自己,一定要在大学里做出成绩,不仅要好好读完大学,还要帮父亲治好病。”

  入校后,学校发来通知,说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可以向学院提交创业计划书时,彭丽浩认认真真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做市场调研和策划。经过认真的调研,他认为小的陶瓷饰品礼品符合大学生的需求。

  经过多次评选后,项目因为有想法、有创意、有前景被学校批准入驻创业孵化基地,获得了一间22平方米的店面。在这里,不仅店租全免,水电费减半,政府还给予一定政策扶持。

  说起自己为何把瓷器店作为自己创业的目标,彭丽浩告诉记者,与其在景德镇生活经历有关。彭丽浩说:“我从小就有个陶瓷梦,景德镇陶瓷是江西的名片,中外闻名。”

  创业路上痛并快乐着

  在“瓷缘”瓷器店,瓷器饰品琳琅满目,记者却没见到一件上百元的产品。“定位很重要,主要是些小件商品,适合大学生消费。”彭丽浩告诉记者。

  创业需要启动资金,家里已经拿不出这笔钱了。彭丽浩便向合伙的朋友借来了8000元。第一次去景德镇进货时,彭丽浩和朋友早上5时就起来去进货,挨个与作坊主谈合作事宜,直到晚上小作坊关门才回到住的地方。

  彭丽浩每天早上6时起床,打理好店里的事情,晚上一个人去贴广告,11时30分才回到宿舍。“我也感到很累,但我就是不想放弃,总是相信自己的项目一定能做得好、走得远。”彭丽浩不断总结经验,耐心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和创意,到景德镇定制陶瓷作品,与他保持经常联系的厂家已达10多家,其中包括景德镇陶瓷学院学生自己开的手工作坊。

  让陶艺在高校生根发芽

  彭丽浩告诉记者,创业成功就是要注重每个细节。他说:“除去每年学费,平时生活开销,我每月都有结余寄回家给父亲看病。”

  彭丽浩现在是学校的名人,他在孵化基地创办的个体企业“瓷缘”陶瓷店已成为学校最具潜力的创业项目,并得到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的认可,邀请其参加“创业谷”训练营。

  “我希望成为高校陶瓷文化传播的引领者,让更多学生热爱陶瓷艺术。”彭丽浩经过调查发现,现在不少学校开设了陶艺课,却没有制作陶艺的作坊,很多学生都是从书本了解怎么制作陶艺,却没有亲身体验过。“我在昌大、南航等高校做过调查,发现30元/次体验课学生能接受。产品已经从景德镇订好了,8月底就会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开设高校首家陶艺体验店。”

  “目前,我们正在筹划‘瓷缘’走出校园,融入江西高校市场,还打算再做些项目延伸,在今年暑假开个陶艺培训班,面向在校学生推广陶瓷制作工艺。我想让更多学生热爱陶瓷艺术,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学习和就业的良好平台,激励更多的大学生走向成功!”彭丽浩信心满满。

  【拓展阅读】

  大学城开发热

  当大学闯入古镇,会起怎样的化学反应?

  这一切源自珠海人的“大学梦”,却无意中探索了一种城镇化的新路向。以北师大珠海分校为观察窗口,一个是百年名校———北京师范大学与珠海市联合办学的分校,被誉为“亚洲最美丽山谷校园”;一个是“民国第一村”会同村,历经百年风雨,保留了大量精美的岭南古民居。除了古村落围绕大学所生发的出租屋、餐饮等初级校园经济业态,大学也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古村:他们或者以详实的调研报告,呼吁外界关注古村保护,或亲身到古村中创业,开酒吧、改建私人会所、和画家村民良性互动……在古朴的农耕经济中,他们为其注入知识、商业的新鲜血液。

  大学生租了村民的猪圈要将其改造成酒吧,改造时村民议论:“怎么选在这个地方啊?”酒吧开张后,却再也没有陌生村民进来过,“他们站在外面,很好奇,但也许觉得这是个高档场所,所以不敢进。”

  珠海会同村

  三迁祖坟

  为了建大学,燕子埔村民的祖坟曾一度“三迁”。“他们为了给园区建设提供空间,进行祖坟迁址。因为选址要么是村民不太满意,要么是学校不太同意,还曾迁了三次。我记得村民在坟前向祖先不停地道歉:‘这是为了子孙后代的教育,请祖先多多原谅。’”

  如果要细究大学给珠海的城镇化带来什么,北师大珠海分校无疑是最佳的观察模本。

  2008年,一条娱乐新闻在北师大珠海分校引发热议:《流星花园》要来这里拍啦!

  事件的起因是湖南卫视《流星花园》剧组透露,将把剧中的“英德学院”校园设在厦门或者珠海。按照剧情设定,英德学院是一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贵族学院。网友经过比对,北师大珠海分校呼声最高。在这场PK中,拥有“亚洲最美丽山谷校园”的珠海赢了厦门。看新版《流星花园》、辨认里面的场景,成为北师大珠海分校师生和校友们的一桩乐事。

  不过,2000年,当现任教育部部长、时任北师大校长的袁贵仁带队来到珠海考察时,这个叫做燕子埔的村庄,依然是一片田园风光。预征的6000亩燕子埔村、会同村、官塘村土地上,农田里水稻葱茏,山地上菠萝、荔枝飘香,全然一派田园风光。

  一个细节可见珠海求大学若渴。据老干部们回忆,当时袁贵仁一行刚抵珠海,市委市政府派员在上冲检查站恭迎,然后殷勤送至石景山大酒店[1.62%]。时任市委书记、市长黄龙云以及多位副市长热情接待,诚挚邀请北师大入驻珠海。为了选址踩点,建设局用了短短两个月时间,花了500万元在当时几乎没有道路的燕子埔村修了一条沥青路。袁贵仁一行发现这里山清水秀,适合教学,便当即拍板,在此地建设大学。

  2000年10月24日,北京师范大学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建设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园协议书,拉开了北京师范大学在珠海举办新校区的帷幕。“签约时,很多名人都见证了这一刻。”老干部们用这个细节来印证当时的郑重。

  2002年初,北师大珠海校园工地的打桩机发出第一声巨响。这声巨响的背后,是高新区会同社区的燕子埔村、会同村及官塘村等村庄传统生活的改变。

  每年清明,燕子埔的长者们都会带领儿孙,到北师大珠海分校内一块俗名“蓑衣挂墙”的山地祭拜祖先,那是他们祖坟的集中地。在山坡上,可以望到分校的美丽全景。村民谢桂山会指着山下,告诉后辈“这里曾是我们的家园”,他希望他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根”。

  大学的到来,给村民带来的第一个影响,便是土地的更替,以及附着其上的祖先坟址。

  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大学,燕子埔村民的祖坟曾经历“三迁”。“他们为了给园区建设提供空间,进行祖坟迁址。因为选址要么是村民不太满意,要么是学校不太同意,还曾迁了三次。我记得村民在坟前向祖先不停地道歉:‘这是为了子孙后代的教育,请祖先多多原谅。’”曾主管珠海大学园区的一位老领导回忆。

  村民们为了教育,豪爽地腾出了土地,也为日后留下了一块心病。2006年,在官塘村一个条件简陋的平房住了几年后,谢娣妹一家住进了唐家湾新城的回迁房。按照她在燕子埔房屋的面积,政府分给了她几套70平米的房子。除了一套自住,她将其他的房屋以每个月700元的价格出租。由此,燕子埔村民离开祖祖辈辈耕种的农田,“上楼”了。随着金鼎地区城镇化的发展,近些年,他们在唐家湾新城的空置房开始有人求租,老一辈燕子埔村人才开始靠出租房增加了收入,不至于像从前一样收入微薄。

  然而,燕子埔村仍存在着土地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件事成为村民的一块心病。“搬迁之前我们提出生活用地、旧村场用地共120多亩的调地,当时相关部门的领导对调地问题多次承诺,先搬迁,然后再在其他地方调用另一块120多亩的地给回我们使用。但是至今都没有兑现。”村长彭玉锦说。

  高新区管委会相关人士也证实,大学园区建设征用燕子埔村128亩旧村场用地多年,没有给予补偿;因回迁房质量差、128亩旧村场用地未落实等问题,燕子埔村民多次上访,并要求政府返还土地。政府一度曾向官塘村征地,以调给燕子埔村,但是未能实现。由于这一事件涉及部门多,情况复杂,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我们村民非常支持大学建设,也很信任政府,付出了土地,失去了家园,但是政府要履行承诺。我们要求并不高,只是希望返还土地给我们开发利用,提高村民收入。”彭玉锦拿燕子埔与官塘进行比较,他说,官塘当时也被征用了2000多亩地,但是他们旧村场仍保留着,依靠着北师大珠海分校,该村发展出租屋、餐饮经济,村民收益不少。燕子埔村民认为,如果当时还留有土地供他们发展经济,这十年来村民的收入将比现在好得多。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的九大注意事项是什么

下一篇:大学生创业融资的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