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行业分析 >

饮料行业市场分析

天下分享 20006

天下 分享

饮料即饮品,它是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按一定比例用水冲调或冲泡饮用的,乙醇含量(质量分量)不超过0.5%的制品。


2020年中国饮料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1、中国饮料行业增长态势良好

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T10789-2015)直接用饮料代替软饮一词,根据《饮料通则》的定义,饮料是指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按一定比例用水冲调或冲泡饮用的,乙醇含量(质量分数)不超过0.5%的制品。

从分类上来看,饮料可分为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特殊用途饮料、茶饮料等。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及下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饮料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根据Euromonitor数据,我国包含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浓缩饮料、果汁、即饮咖啡、即饮茶饮料、能量饮料、运动饮料及亚洲特色饮料在内的饮料销售金额由2014年的4652.1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5785.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46%。

产量方面,2014年以来,我国饮料总产量震荡变化,2016-2018年全国饮料产量有所下降,2019年全国饮料产量回升;2019年全国饮料产量为17763.48万吨,同比增长7%。截止至2020年1-7月中国饮料累计产量达到9483.3万吨,累计下降9.6%。

2、人口大省饮料产销规模更大

基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总量和消费观念的差异,我国饮料在不同区域之间的生产、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经济发达、人口较多地区饮料的生产、消费水平高于其他地区。以广东省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广东省饮料生产量占中国饮料生产总量的比例为18.38%,由于饮料行业有经济运输半径,生产基地通常靠近消费集中区域,而广东常住人口占比仅7.51%,可以合理推断广东省饮料消费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伴随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渠道延伸和观念的革新,其他地区对饮料的整体需求将逐步释放出来,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

2020年1-7月中国饮料产量前十省市分别是广东省、四川省、福建省、浙江省、陕西省、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吉林省、贵州省。其中,2020年1-7月广东省饮料产量排名第一,累计产量为762.84万吨,同比下降16.14%。

3、包装饮用水成为最大细分市场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习惯的变化,消费者对饮料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促使我国饮料产品类别、口味日益丰富,各细分领域的发展情况出现较大差异。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饮料市场基本以碳酸饮料、包装饮用水为主;21世纪初,茶饮料、果蔬汁兴起;近年来,能量饮料等特殊用途饮料、咖啡饮料、风味饮料等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直以来,中国饮料市场以包装饮用水、即饮茶饮料和碳酸饮料为主,2019年三者占中国饮料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34.55%、21.12%、14.93%。经过多年的发展,果汁和能量饮料也已成为饮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二者占中国饮料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15.60%、7.92%。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饮料的健康、功能属性需求日益提升,各细分类别饮料中,能量饮料、即饮咖啡、包装饮用水和亚洲特色饮料表现出超越行业的快速增长,其中能量饮料在2014年至2019年期间销售额复合增长率高达15.02%,是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之一。

近年来,自动售卖机网点的铺开和互联网销售平台发展迅速,中国饮料行业明显呈现出渠道多元化发展的特征,自动售卖机和互联网销售的饮料占比有所提升,但仍以线下店面销售为主要销售渠道。根据欧睿国际的统计,2019年,我国各类饮料的线下店面渠道销售量占比均为90%以上。

4、能量饮料市场增速较快

能量饮料在中国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增长速度较快。2019年,我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总金额为427.75亿。2014年至2019年能量饮料非现场消费的销售金额复合增速为15.02%,是饮料中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之一。

中国能量饮料市场起步晚,能量饮料的人均消费水平仍显著偏低,成长空间广阔。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17年中国大陆功能饮料人均消费量为2.2升,消费金额为6.2美元,人均消费金额不足中国香港地区的50%,与英国、日本和美国差距更大。

随着能量饮料市场的兴起,较高的毛利率也吸引了众多参与者。近年来,部分知名企业纷纷推出了新型能量饮料产品,如统一旗下的够燃、安利旗下的XS、伊利旗下的唤醒源等,但此类产品在国内的销量较小。

即便在持续高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的能量饮料市场规模仍与海外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我国能量饮料人均饮用量仅为英国、日本和美国的10%-20%,对标海外市场,我国能量饮料的未来需求仍有很大的空间。


饮料行业,2020年新趋势解读!

年食品饮料行业仍是消费市场表现突出的领域,呈现产销两旺局面。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全国饮料产量达到15231.2万吨,同比增长6.6%,全国饮料类零售额突破1723亿元,同比增长9.8%。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对饮料的健康、安全更为注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瓶装水、果汁饮料、茶饮料等。

关键词一:植物基革命

2019年,植物基饮料市场发展势头迅猛。2019年“双11”期间,植物基饮料已超越可乐等传统的超级单品,成为最受消费者青睐的“国民饮料”。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人均植物基饮品消费仅为3.2美元,2016年达到了9.9美元/人,人均消费金额约为美国的1/10。预计至2020年,我国植物基饮料的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饮料制造业市场总规模的约25%,正式成为饮料制造业的主要细分品类。

目前植物基饮料并无领军品牌,但在细分领域内有很多超级大单品,构成了行业的独角兽产品阵营。六个核桃、承德露露、海南椰树分别占据着核桃乳、杏仁露、椰树饮料80%以上的份额。这些品牌以“大单品+通路精耕”模式来占有市场份额,而且随着市场变化,品牌也在不断地进行高端化、年轻化、健康化的品牌布局。

业内人士分析,与传统行业里各大知名企业瓜分市场不同,植物基饮料行业呈现出“蚂蚁大、大象小”的局面。不过,在植物基饮品市场前景明朗的背景下,大型饮品企业也在试图掘金植物基饮品市场。近期,可口可乐在中国首次推出了AdeZ植物基饮料——AdeZ咖啡大师专研燕麦谷物饮等饮品,正式入局中国植物基饮料市场。早在AdeZ入局之前,瑞典燕麦奶品牌Oatly和香港豆奶品牌维他奶都在中国内地推出了相关产品,抢夺先机。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低脂的要求越来越高,植物基饮料市场逐渐放大。虽然中国在植物基饮料领域有承德露露、维维等多个知名品牌,但一直未获得突破,在大企业的加入下,或将迎来爆发。目前,可口可乐、统一等品牌都看好这一市场,且渠道和目标人群相似,未来一场植物基饮料争夺战即将上演。

关键词二:气泡水盛行

近年来,气泡水的受欢迎程度也有明显上升。根据美国市场调查公司Beverage Marketing的数据,2018年瓶装气泡水增长了26%至531加仑,即使这一品类只占瓶装水市场的一小部分,但气泡水的增长速度比不含气泡的静水快得多,后者去年的增长只有4.2%。

雀巢在2019年推出了草莓、西瓜口味的巴黎水(Perrier)。雀巢表示,将加大气泡水领域的投入,投资2亿欧元在法国增加3条巴黎水的生产线,预计在2020年将产量提高到40%以上,供应本地并提供出口。雀巢国际品牌业务总监Phillip Chilton曾在采访中表示,雀巢中国试图将气泡水产品与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相结合。

比如巴黎水会经常与音乐、艺术、时尚和科技方面的活动合作。

此外,可口可乐曾表示将在美国推出品牌名称为“AHA”气泡水饮料,未来可能向全球推广。据悉,AHA共含8种口味,其中2种(柑橘+绿茶与黑樱桃+咖啡口味)将添加咖啡因。AHA将以罐装而不是瓶装出售。

可口可乐的副总裁Celina Li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作为水类业务中最大和增长最快的部分,主流口味的气泡水是我们必须要加倍关注的细分市场。AHA是我们在这一大赌注品类中,下了大赌注的品牌。”

经济学家宋清辉分析认为,气泡水极具兼容性,能跟其他饮料搭配在一起,例如果汁、酒饮、咖啡甚至是椰子水,有更多种可能性。气泡水的热销归因于Z一代和千禧一代的消费者,他们喜欢具有“酷”的品牌美感、含糖量相对较低的高品质饮料。Flavorman的专家预测,“全球对苏打水和气泡水的狂热才刚刚开始。随着消费者继续将口味置于甜味之上,强调明亮和清新风味的‘更益健康’饮料将在2020年占据舞台中央。”

关键词三:减糖持久战

随着“减糖风潮”席卷整个饮料市场,无糖、低糖饮料成为消费主流。尼尔森报告显示,中国近80%的消费者比较关注现在食品饮料中的成分,特别对饮料中的糖含量关注度较高。2019年,国际顶级医学期刊《Circulation》发布的一项针对11.8万美国人的34年随访研究显示,饮用含糖饮料越多,早死的风险就越大。

为了大众健康,世界各国在征税方面也是绞尽了脑汁,越来越多的国家正通过法律政策来帮助人们摄取更少糖分。如今全球28个国家、美国33州都已征收“糖税”。以英国为例,2018年,英国政府表示,在英国本地生产和进口的所有软饮料糖税分每100ml含糖5g以上和8g以上两档,最高税收达20%。

在还未征糖税的国家,饮料企业也没有“束手待毙”。很多公司同样积极减糖,希望减小未来“糖税”出台后对自己的影响。例如,在已有征税动议的新加坡,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雀巢等厂商为了防止政策出台,已经联合宣布将在2020年前将所有产品的含糖量降低到12%以下。中国虽然还没有征税动议,但饮料行业已经对此有了预期,并开始“未雨绸缪”。

康师傅在此前发给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的信函中表示,国内企业应该“积极努力地做好前期努力,避免政策到来的被动”,康师傅在信中还明确建议国内的饮料企业“到2020年的吨产品用糖量设定为6%以下”,并说明“设定这样的目标也可避免糖税征收问题被提上议程”。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大健康概念成为近年来的主流健康趋势,消费者对于高含糖量、高热量饮料的偏好度持续走低,企业对于减糖的动作也就愈发明显。智研咨询2019年8月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饮料零售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中提出,饮料消费者对于高含糖量、高热量饮料的偏好度持续走低,健康化、个性化、功能化是未来饮料市场的主流需求。


2020年中国饮料行业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 包装饮用水占主导地位

饮料按乙醇含量可以分为酒精饮料和非酒精饮料两大类,酒精饮料包含各种酒类如啤酒、白酒、黄酒、红酒等;非酒精饮料指乙醇含量(质量分数)不超过0.5%的饮品,人们通常也将其称为软饮。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T10789-2015)直接用饮料代替软饮一词,根据《饮料通则》的定义,饮料是指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按一定比例用水冲调或冲泡饮用的,乙醇含量(质量分数)不超过0.5%的制品。

市场规模持续提升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及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饮料行业呈现出新的变化形势。产量方面,2014年以来,我国饮料总产量震荡变化,2016-2018年全国饮料产量有所下降,2019年全国饮料产量回升;2019年全国饮料产量为17763.48万吨,同比增长7%。

具体到各地区来看,我国饮料主要产地包括广东、四川、陕西、湖北以及浙江。数据显示,2019年,广东地区饮料产量为3264.4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8.38%,排名第一;四川和陕西紧随其后,饮料产量分别为1952.58万吨和1386.8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10.99%和7.81%。

市场规模方面,根据欧睿国际数据统计,我国包含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浓缩饮料、果汁、即饮咖啡、即饮茶饮料、能量饮料、运动饮料及亚洲特色饮料在内的饮料销售金额由2014年的4.652.1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5785.60亿元,复合增长率为4.46%。

能量饮料增长最快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习惯的变化,消费者对饮料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促使我国饮料产品类别、口味日益丰富,各细分领域的发展情况出现较大差异。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饮料市场基本以碳酸饮料、包装饮用水为主;21世纪初,茶饮料、果蔬汁兴起;近年来,能量饮料等特殊用途饮料、咖啡饮料、风味饮料等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直以来,中国饮料市场以包装饮用水、即饮茶饮料和碳酸饮料为主,2019年三者占中国饮料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34.55%、21.12%、14.93%。经过多年的发展,果汁和能量饮料也已成为饮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二者占中国饮料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15.60%、7.92%。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饮料的健康、功能属性需求日益提升,各细分类别饮料中,能量饮料、即饮咖啡、包装饮用水和亚洲特色饮料表现出超越行业的快速增长,其中能量饮料在2014年至2019年期间销售额复合增长率高达15.02%,是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之一。


饮料行业市场分析相关文章:

★ 商业活动策划方案汇总

★ 实用果汁的策划文章四篇

★ 市场营销精品范例5则

★ 2019年关于餐饮业调查报告热门精彩范文五篇

★ 市场项目推广方案大纲

★ 市场营销策划书范文精选5篇

★ 专业市场活动策划范文

★ 中国咪苏婚礼策划学院范文

★ 外联部部门聚会策划书范文

★ 最好的品牌活动策划创意策划范文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饮食行业分析报告

下一篇:银饰行业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