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礼仪包含有哪些
本文共计352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5分钟。
在外事活动中,我们不仅应做到尊重国际公众、礼貌待人,也应了解国外人们的种种禁忌,避免不礼貌情况的发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外事礼仪包含有哪些,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外事礼仪包含有哪些
一、维护形象在涉外活动中,我国公民要注意维护自身形象。其中,尤其要注意下列两点。
1.国家形象对于外事人员而言,维护自己伟大祖国的形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都是第一位的、最基本的要求。那么怎么才是真正的维护国家形象呢?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政府。
2.个人形象公民在涉外活动中维护形象,首先要从维护好其自身形象着手。要做到仪表堂堂,落落大方。在涉外场合,公民必要注意修饰仪表,检点举止,使自己形象上乘,风度翩翩,无愧于炎黄子孙的称号。
二、不卑不亢不卑不亢,是外事礼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要求每一个参与外事活动时,都必须意识到,自己在他国人民眼里,是代表自己国家、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单位。要做到从容得体、堂堂正正。不应该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要自大狂傲,放肆嚣张。
三、热情有度待人热情不仅意味着自己对待交往对象具有诚意,也能体现对对方充满了友好、关怀与热诚。但是,作为外事人员对人热情相待,必须有一个“度”,注意“热情有度”。
四、尊重隐私尊重隐私,实际是上述“热情有度”的顺理成章的推论。所谓尊重隐私,主要是提倡在国际交往中主动尊重每一位交往对象的个人隐私,不询问其个人秘密,不打探其不愿公开的私人事宜。目前,在国际社会里,尊重隐私与否,已被公认为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方面有无个人教养的基本标志。在涉外交往中,尊重隐私实际上具体表现为人们在交谈中的下述“八不问”。
1.不问收入支出。
2.不问年龄大小。
3.不问恋爱婚姻。
4.不问身体健康。
5.不问家庭住址。
6.不问个人经历。
7.不问信仰政见。
8.不问所忙何事。
五、守信约定在国际社会里,人们十分重视交往对象的信誉,讲究“言必信,行必果”。
1.慎重许诺。在涉外交往中,基层公务员对外方人士所作出的所有正式承诺必须量力而行,慎之又慎,切勿信口开河,草率许诺,也不要使承诺大而化之,模棱两可。
2.严守约定。在国际社会中,信用就是形象,信用就是生命。既然“中国人历来说话都是算数的”,那么基层公务员在涉外交往中就一定要努力恪守约定,兑现承诺,如约而行。
六、尊卑有序在外事交往中,依照国际惯例,将多人进行并排排列是,最基本的规则是右高左低,即以右为上,以左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换言之,在进行并排站立、行走或者就座时,为了表示礼貌,主人理应主动居左,而客人居右;男士应当主动居左,而请女士居右;晚辈应当主动居左,而请长辈具右;未婚者主动居左,而已婚者居右;职位、身份较低者主动居左,请职位、身份较高者居右。
七、女士优先女士优先,是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里所通行的交际惯例之一。
在社交场合,“女士优先”主要应在下列方面得以表现。
1.尊重妇女。与妇女交谈时,一律要使用尊称。涉及具体内容时,谈话亦不应令在场的妇女难堪。排定礼仪序列时,应将妇女列在男子之前;2.照顾妇女。在一切社交活动中,男子均应细心地照顾妇女:就座时,应请其选择上座;用餐时,应优先考虑其口味;3.关心妇女。外出之际,男子要为女士携带重物。出入房间时,男子要为女士开门、关门。在女士面前,任何时候都不允许男子吸烟;4.保护妇女。在一切艰难、危险的条件下,男子均应竭尽其全力保护妇女。通过危险路段时,男子应走在前列。在马路上行走时,男子则应行走于外侧。任何危险之事,男子均应主动承担。
外事礼仪的基本原则
尊重原则
对待长辈容易做到,对待同辈或者不认识自己的人不容易做到。一个人与别人交往,不管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应该发自内心地尊重别人,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适度原则
1、做任何事都要适度,待人接物要做到适可而止。
2、与别人打个招呼,时间不能太长;人家还有别的事,你硬要拉住别人,不合适。
3、别人在做事,你硬要拉住他,跟他说话。不合适。
4、在教室说话声音太大,全班就只听见你的声音,不合式。
5、问别人问题,要适可而止,不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对人不礼貌。
自律原则
对自己要求严格,有些人对自己放松一些,对别人却严格要求,别人做了一点不好的事,他就把这当作天大的事,我们同学之间也是这样,经常有同学不说,打起来,到了教师那儿,教师问,怎么会打起来,“他先打我,”“他先打我!”“他先骂我”“他先骂我。”这样的话。其实,这些同学都是不自律,把别人的错当作很大的'错误,把自己的错当作很小的错,别人有错他不饶,自己有错尽是原谅自己。
宽容原则
一句话,对别人的错误尽量原谅他。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外事日常的交际礼仪总结
在国外日常交往之中,约会守时十分重要。不守时是一种失礼的行为,来得过早影响主人时间,来晚让人久等。自然,失约就更令人讨厌了。
在社交相会场合,一定要敬老爱幼,时刻注意“女士优先”的习俗。上下楼梯、出入门口必须让老人、幼儿及妇女先走。无论何种场合,行为举止一定要自然、大方、庄重而诚恳可亲。坐要稳,走要脚步轻,不可左右观望。两人行走不可勾肩搭膀,谈话不可高声大喊大叫。参加各种公共活动要自觉保持肃静。
国外的许多公共场合都禁止吸烟,所以在国外看剧、进入商店、教堂或会议厅不要吸烟。在火车、轮船上往往设有专门吸烟之处,不要随处吸烟。到外国朋友家作客,应征得女主人同意方可吸烟。
吸烟时,应主动将烟灰弹入烟灰缸之内,给别人送烟应让别人拿。把烟丢给别人是失礼之举。
在国外访问朋友,应事先用电话约好。冒昧登门是不礼貌的。到达主人家应先按门铃,或轻叩门,问主人“可以进来吗?”待主人让入后方可进去。在主人家作客,如要用主人电话,走时必须付电话费。在西方国家,访友时间一般为逗留一小时左右。如果自己在国外接待客人,应用糖果、茶、咖啡招待。请客人吃饭,千万不要谦虚地说:“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这会被认为对客人的不尊重。与外国朋友一起用餐,切忌一劲儿劝酒,纠缠人家。这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日常社交礼仪基本原则
一、遵守原则
在社交活动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应自觉遵守的礼仪规范,并运用礼仪规范来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任何人,无论身价高低,无论财富多寡,都应学习、了解礼仪方面的知识,付诸于行动。
二、平等原则
以礼待人,有来有往,既不盛气凌人,也不卑躬屈膝。对任何人都以礼相待,一视同仁,不因将往对象的性别、年龄、种族、文化、职业、身份差别二分三六九等,区别对待。
平等原则是社交礼仪的核心,也是现在礼仪与古代礼仪的最本质区别。
三、互尊原则
在社交活动中双方互相谦让、互相尊敬、友好相待、和睦相处。在社交活动中双方要做到敬人之心长存,不可伤害他人尊严,更不能侮辱他人人格。只有相互尊重才和相处融洽。
四、诚信原则
真诚、信义。真诚指对人和事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一个外在行为的内在道德的统一,社交活动时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信义指人们遵时守信。“言必行,行必果。”因此:社交活动中务必真诚相待,童叟无欺。
五、宽容原则
宽容是宽宏大量,容忍别人,体谅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斤斤计较,也不过分苛刻要求。在社交活动中每个人的思想、品格及认识问题的水平总是有差别的。宽以待人,才能化解生活中的各种矛盾。
六、自律原则
学习社交礼仪首先要做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反省、自我检点,这就是自律原则。
七、适度原则
社交中注意把握分寸,掌握技巧,合乎规范,适度得体。在人群中,既要彬彬有礼,也不低三下四。既要热情大方,也不轻浮敷衍。要自尊不自负,要坦诚不粗鲁,要信任不轻信,要活泼不轻浮,要谦虚不拘谨,要老练持重,不圆滑世故。
八、从俗原则
国情、地域、民族、文化背景不同,社交生活中存在“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情况,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客观现实,尊重交往对象习俗,做到入乡随俗。不自高自大,唯我独尊,自以为是,否则会产生误会,甚至关系紧张。
外事礼仪数字禁忌
1、西方人认为13是不吉利的,应当尽量避开,甚至每个月的13日,有些人也会感到忐忑不安。并且人们还认为星期五也是不吉利的,尤其是逢到13日又是星期五时,最好不举办任何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的编号,如门牌号、旅馆房号、层号、宴会桌等编号、汽车编号也尽量避开13这个数字。
2、“四”字在中文和日文中的发音与“死”相近,所以在日本与朝鲜等东方国家将它视为不吉利的数字,因此这些国家的医院里没有四号病房和病床。在我国也是如此,如遇到“四”,且非说不可时,禁忌的人往往说:“两双”或“两个二”来代替;另外,在日语中“九”发音与“苦”相近似,因而也属禁忌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