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 >

《物种起源》读书笔记

琴棋书画分享 399961

琴棋书画 分享

本文共计1326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4分钟。

《物种起源》读书笔记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物种起源》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物种起源》读书笔记 篇1

  让我们从20xx年算起。

  倒退203年,上帝让这个动摇自己权威的孩子诞生了。但与我们“必先苦其心志”的想象截然相反,上帝同时还赐予了他一个富裕的家境和游手好闲的机会,他是一个好知上进的富二代。达尔文轰轰烈烈的远洋考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没有物质的担忧,当然也有许多众生清贫的伟大科学家,更有为了真理而死于火柱的炙烤;可达尔文是幸运的,在嘲讽与嘘声中,人们只是不友好地在他的画像上添上了一根戏谑的猴尾巴。

  倒退153年,这本当时还被认为是谬论的著作诞生了。尽管书中的一些结论在如今已是尽人皆知的常识,可在当时却在混沌的湖水上惊起了无限的波澜。当上帝与达尔文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人们纷纷倾向了那个千百年来给予安稳依靠的人。科学探索如同开荒拓路一样,当我们渴望远方土地的富饶,那就必须舍弃现有的安乐家园。探索意味着风险、意味着质疑,需要承担更多不必要的责任。本能的反应使人们趋于现状,安于现有的精神依靠——这也许就是科学理论只有在时间的打磨下才能成为科学的原因。对于不可知,成大事者往往有一份不拘与随兴,热爱是他们的唯一动力。至少我认为这些品质在达尔文身上展露无遗。

  倒退115年,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甲午海战战败,严复将此著作连同战败的羞耻与彷徨带进了中国,也就是我们历史书上十分熟悉的《天演论》,达尔文在中国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在于严复译作的推动。严复对于此作并非单纯直译,还针砭中国之现状发表评论。科学著作在有目的的安排下成为了政治利器、思想利器,这一举动有利有弊,一旦译者刻意扮演成一个再创作者,偏离或片面放大不可避免;但另一方面,这又确确实实是近代中国一声振聋发聩的惊雷——相比人类的诞生是出自上帝之手还是演化于单细胞生物,当时的中国人可能更为关注自身存亡与国之兴衰。时代性是《物种起源》的又一烙印,是它所承担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历史使命,是我们对于他特殊情感的原因。但究竟利弊如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50天前,我作为一个高二新生选修了生物。介绍到生物进化论时,除了“……的奠基”、“做出了……巨大贡献”诸如此类的肯定与赞扬之后——短短几行字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局限性”。有时科学之路多舛得就像一出张力十足的戏剧——当全世界甚至上帝都站在对立面的时候,他发出了声响;两百年后当他得到了时间与世界的几近全部认可之后,大河之中又跃起一个闪着真理之光的浪尖。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真理就像挤牙膏,你可以越挤越多,但决不可能挤完。那残余的“一点”是一个不可突破的局限,人类可能永远不能像大自然一样无限,但在无限接近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会有一种超越动物本能的喜悦。我们可以说这是上帝赐予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吗?暂且可以。

  时至今日,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缺少知识的时代。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富有,某时某地我们会深感自己的贫穷,一种信息时代的贫穷:我们可以不读原著,直接背下“自然选择”“弱肉强食”此类精度概括的四字短语;可以腹中无五车诗书,鼠标点击复制粘贴完成五千字的论文。但这是知识的泡沫,真理的无用复制。当我们找到一个“上帝”便停止追寻时,无疑是陷入那个百年一轮回的怪圈,将前人织成的棉线纺成了一个没有袖子,颜色乱七八糟的毛衣。

  那么,我也可以不自量力地再当一回“严复”吗?真理的的漫漫长途,历史车轮的滚滚而来,滚滚而去,我想说优胜劣汰在知识的创造中同样适用,我们要当一个生存者、开拓者、胜利者。科学如同自然一样永恒的存在着,他充斥着唯物主义的残酷,但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诗意而娇艳的美,令人可敬可爱呢?

  《物种起源》读书笔记 篇2

  《物种起源》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创作的一部科学巨著,它详细地阐述了生物进化的理论和方法,以及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本书出版于1859年,至今仍然被广泛地引用和讨论。

  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的理论,即生物种群的基因变异被自然环境所选择,导致生物不断进化。达尔文认为,生物的进化是由基因突变、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而不是由神或超自然力量所决定的。

  达尔文的观点与当时流行的“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相矛盾。他认为,生物的进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被人为干预的过程。达尔文的观点对后来的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现代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在阅读《物种起源》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达尔文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态度。他通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且进行了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实验验证。他的观点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可验证性,这使得他的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除了达尔文的理论之外,《物种起源》还涉及到了一些其他的重要生物学概念,例如遗传、突变、进化和适应等。这些概念在现代生物学中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在阅读《物种起源》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人类虽然是生物进化的产物,但是我们也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自然界。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总之,《物种起源》是一本非常重要的科学巨著,它不仅仅是对生物进化理论的阐述,更是对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思考。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科学精神和严谨态度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物种起源》读书笔记 篇3

  我一直对神奇的大自然充满着浓厚的兴趣,达尔文著作的《物种起源》正好满足了我对大自然的求知欲。

  达尔文用其仔细的观察及丰富的想象力,在书中描写了生物物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繁多这样的一个演变过程。就象是一棵树不断能长出新的枝条,在生物的演变过程中,新的物种分枝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出来。但毕竟整本书也就是在探讨物种的问题,这是假设有了生命以后的事情,达尔文把此书命名《物种起源》而不是《生命起源》是有其道理的。但不幸的是,有许多的人有意或者无意地把它当作生命起源的权威,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

  进化论这个观点正是出自《物种起源》。它的出现有其适时的社会、政治、宗教背景。自十六世纪改教以来,尤其是十九世纪以来,社会大众对背道的天主教、英国国教等对大众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抗争,带进了人类思想的自我解放,科学研究的风气渐渐成型;同时,唯物论渐渐地成为人们认识自然的基础。所以,进化论成了一个时代的综合产物。如果仔细地读《物种起源》,我们就会大吃一惊:原来我们过去所“听”来的,大部分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我们对“进化论”所认识的,多是后人“强加”给达尔文的。甚至将达尔文“自然选择”、“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温和陈述都延伸到“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一个阶级和另一个阶级的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一个民族消灭另一个民族的社会“进化论”。

  达尔文所倡导的是所谓的"创造进化论",这也是为部分____所接受的理论。其实,达尔文所观察到生物物种的出现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最后有了人这样的一个次序,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发现,早于他三千多年前写成的创世记在描写上帝创造生物物种的时候,就已经列出了同样的次序。

  科学是神秘的,也是美丽的。它既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又是改造世界、造福自身的伟大力量。从我们学习的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力学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蒸汽机的发明,到我们熟悉的因特网技术、基因工程,这些科学理论的诞生与应用都促进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也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甚至精神世界。

  读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后,更加了解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仅仅是说大自然,我们人类的生活亦是如此。达尔文的著作不仅使生物学和人类学发生了革命,同时也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在世界的位置的看法。经过多年的探究、搜索事实,思考问题,再加上耐心的记录、总结,从而写成科学巨著。从这部书中,我不仅看到生物之间复杂的关系和大自然的奥秘,更看到了令我敬佩的科学精神,那是达尔文身上的遇到难题不放弃、永不放弃的坚持,对科研的执着,以及严谨、实事求是的精神,这些都源于他对科学的热爱。

  读罢这篇文章,我对科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而我更要学习达尔文的科学精神与品格。马克思说:“在攀登科学的山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岩壁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是的,探索科学是一件艰苦的事业,但发现与探索科学的过程又是充满无穷乐趣的。而这乐趣又吸引科学家们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人们发现科学,在科学世界里探索,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征服自然,更是为了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从而让人们更好的生活,让社会更和谐。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阐释了生物的进化原理,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

  现在,聪明的人类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各种技术中,使方便、快捷的节奏悄然进入人们生活中。高铁缩短了人们出行的时间,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缩短了人们间的距离。袁隆平克服重重困难研究出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短缺的问题;钱学森历尽千辛万苦研制出原子弹、氢弹,增强了新中国的综合国力;吴孟超将毕生的时间都入到肝胆外科的研究中,至今未离开手术台,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他们热爱科学研究,不畏辛苦,为人类造福。然而,在充斥着利益的现代社会,有些人利用科学,用高科技研制有毒化学试剂加入食品中,试图谋取暴利。假烟、假酒早已屡见不鲜,爽口的饮料中有塑化剂,美味的饭菜加入了地沟油、苏丹红。入股额大家都利用科学,用于满足自身的欲望,不考虑他人、社会,那还不如回到古代,回到没有危害到人们健康的时代里。想到这里,真想告诉大家要正确对待科学。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热爱生活以正确的态度对科学。热爱科学,是让它造福于人类,造福于社会。

  所以,让我们热爱科学,用严谨、认真的态度、执着坚持的精神徜徉在科学的海洋中,让我们享受发现与探索的乐趣,让科学为我们创造美好的未来吧。

  《物种起源》读书笔记 篇4

  《物种起源》这本书几乎无人不知,但读起来真的不好“读”,不知道是因为翻译的问题,还是原著的确如此,总之读不通、读不顺、读不懂。我受到查理芒格“普世智慧”的指引,按照查理·芒格的理论该书应该属于“硬科学”范畴的,再加上《物种起源》这本书的伟大性,是一本真真正正“改变人类”的巨作,带着一份对巨著膜拜敬畏之心,翻开了这本“连思索加写作”用了近27年的作品。

  《物种起源》核心理论之一:由于自然选择仅能通过累积微小的、连续的、有利的变异来起作用。换言之,自然界会保留物种微小的、连续的、有利的变异。这种有利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利的变异为了适应环境,得以生存。

  “适者生存”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大道理。今天想说说,“适者生存”的背后理论:自然界最终保留了那些微小的、持续的.、有利的变异。这也就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公司或组织,都会因为“生存竞争”而需要不断地、持续的进行自我精进,或者称为“自我进化”,这种精进、进化是微小的、持续的,不是巨变的,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或公司组织的学习、进步、自我完善、自我优化是依赖于点点滴滴的改进来开展的,而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不要小看每一点滴的学习和积累,从当下事、小事开始,集中精力的去做好,保持一份匠人精神,心平气和,不急于求成的投入与付出,一定会迎来“自然选择”的“生存的适者”。

  为什么同行又一定会存在“合作”关系?

  大自然是非常奇妙的。一株年产1000粒种子的植物,平均只有一粒种子可以开花结籽,那么它就是在和遍地生长的同类和异类植物相斗争;槲寄生幼苗依附于苹果树而生活,可以说幼苗间它们彼此在竞争,但是当槲寄生过多的时候,寄主苹果树就会死去,这又说明槲寄生之间的竞争是小竞争,如果是恶性生长的竞争,会带来寄主的死亡,导致大家都无处藏身。这似乎预示着一个道理,人与人、公司与公司个体之间的竞争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忽略大环境,而不顾一切的发动恶性竞争,会导致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灭亡。所以,既要维护好所处的大环境、大行业,又要寻求恰当的竞争方式才是必走之路。正如,在沙漠边缘艰难生长的植物,一方面是为了生存在和干旱作斗争,也可以说它是在寻求与水分的合作而生存。

  如何在“竞争”中可能取胜?

  在这样的激烈竞争中,无论竞争的形式如何,任何一方,哪怕是微小的变异,而这种变异只要对其个体有利,这一变异就能使该个体在与其他生物斗争和与自然环境斗争中保留下去,也就是说,同行业竞争中,只要某一方具备“有利的变异”就可以取胜。

  我狭隘的理解为“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或者“不可替代竞争力”,只要具备了这一优势,既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延续。在动物界,这种“有利的变异”常常发生在“生殖器官上”、在植物界这种“有利的变异”往往出现在繁多的种籽,和如何引诱蜜蜂、飞鸟传播其种籽的方面。那么作为如今的职场个体,或者行业的企业呢,是不是应该出现在各自的“核心技术”亦或是“创新方向”呢?

  《物种起源》读书笔记 篇5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19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它揭示了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基本过程。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改变了我们对生命和自然的看法,开启了生物学的新时代。

  达尔文在他的时代进行了大胆的猜想,认为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过程实现的。他通过仔细的研究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成功地证明了这一过程的存在。他收集了大量的生物化石和比较解剖学证据,并通过科学的推理,将这些证据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

  在阅读《物种起源》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达尔文的勇气和毅力所感动。他挑战了当时普遍接受的神创论,勇敢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不仅需要坚定的信念,更需要冷静的头脑和扎实的科学素养。他的理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观察得出的。这让我深感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实事求是,勇于探索。

  此外,我也被达尔文对生命的敬畏所感动。他不仅提出了进化的理论,还对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这让我意识到,我们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以及我们对环境的责任。我们应该更加尊重生命,保护自然,以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的来说,《物种起源》是一本值得我们深思的书。它不仅揭示了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奥秘,也提醒我们要有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尊重生命,保护自然。我相信,只要我们珍视并学习达尔文的智慧,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生命和自然,为人类的未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物种起源》读书笔记 篇6

  一个月来,我对《物种起源》进行了持续的阅读和研究,体验到了一种智力上的享受。达尔文理论的核心乃是“自然选择”,这是一个虽不复杂,但易被误解的概念。赖特在《道德的动物》中对这个概念的概括很是到位,这里借鉴一下,“自然选择”就是:如果在一个物种中个体之间存在遗传性状的变异,且某些性状比另一些更有利于生存和繁殖,那么,前者就会在群体中(明显地)扩散开来,结果(显然是)物种中遗传性状的总体表现发生了变化。达尔文就是利用这一模型,对生物世界的各种现象展开了解释。自然选择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这一点只有亲自看一看此书才能理解。这本书内容丰富,值得探讨的问题很多,这里仅谈谈我印象较深的几点吧。

  一、博物学。这个学科有什么特点,看看达尔文的著述就很明白了。对海量资料地把握,是我最为惊叹的。博物学者的确很“博”,种植、养殖、观察、考察,从家鸽的毛色到白垩纪地质层的特点,无一不知。在对大量感性资料的占有基础上,博物学者们进一步整理、归纳,提出了诸多理论。许多现代科学如地质学、生物学等都产生自博物学。虽然现代学科划分越来越细,传统博物学似乎已“日薄西山”。但是,博物学或者说一种跨学科研究的思想方法,对现代科学研究的影响依然很大。

  二、大自然的“想象力”。书中对某些动植物有趣习性的描述让我不禁感叹自然选择的神奇力量。大自然造就了如此“计划周密”的行为,简直超越我们的想象。如第六章关于盔兰属植物“大水桶”的作用,真令人拍案叫绝。

  三、达尔文谨审慎的学风。达尔文有理由为自己建立了这一解释力强劲的理论而骄傲。但是,从书中我们看到达尔文并不自负,他对自己理论的局限性有清醒的认识并对所有质疑者者表示了可敬的尊重。如第九章“首次杂交不育性与多种不育性的渊源与原因”这一节中,达尔文写道,“经过再三考虑,我确定这个结果大概不是经由自然选择而来的”。达尔文的谨慎还表现在他对人类认识局限性的承认。他在第七章中对为什么与长颈鹿亲缘很近的动物没有长出长脖子时,写道,“正如对为什么人类过去有的事情没有在这一国发生而在那一国发生这种问题,期望得到确切的回答一样是不合理的。”

  本书的阅读使我理清了许多之前模糊的.问题,如进化是否有方向,复杂性与适应性等等。但是,在我理解了很多的同时,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谈两点。

  首先,物种的起源我们已经探究很深了,但生命的起源和初态是怎样的呢?最初的生命是如何产生的,似乎就像宇宙学“一切物理定律在此失效”的大爆炸奇点一样神秘。现在关于生命起源的两种假说孰优孰劣,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是令人着迷的问题。此外,生命的最初形式是什么,似乎已有公论,就是海洋中的蓝绿藻。但是这种最初的生物是无性繁殖的,这就意味着没有变异产生,而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试问,没有了材料,自然如何“裁剪”出其它类型的生物呢?有人可能说基因突变产生了变异,可众所周知的是,突变对个体常常是灾难性的。一种不利变异如何被自然选择保存下来,是令人费解的。我认为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当时其实存在会产生变异的生物,只不过我们没有发现而已。一个与此问题相关的疑问就是“寒武纪大爆炸”,而对此的解释现在只停留在假说阶段,也值得我们深入探寻。

  再一个,对复杂现象的认识。《物种起源》里专门有一章“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异议”,是达尔文回应各种质疑的。其中,达尔文对批评者提出的各种疑难现象做出了自然选择的解释。无疑,我们说这些解释是精彩的,逻辑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想要“证实”这种解释很难,“证伪”亦是如此。这主要是因为,进化作为一种复杂现象,我们无力了解它的每一环,于是我们对某一现象的原因只能做出推断,确保逻辑上的正确性,至于进化历程中是否真的是这样,只有“上帝”知道了。这一点,历来是进化论批评者的主要攻击对象。这个问题说起来复杂,可能会涉及一些科学哲学的命题。但简而言之,我认为,这是进化论的可能问题,也是进化论对人类世界观的最大贡献。对偶然性的肯定,对复杂现象的敬畏,是我们对自身理性能力局限性认识的进步。进化、社会历史、神经活动,都是复杂现象,它们的运作是无数因素综合使力的结果,而这种综合绝不是简单求和,而是一种质变。我对复杂现象一直充满兴趣,所以,下一阶段,准备读读梅拉妮·米歇尔的《复杂》,看有什么启发没有。

  《物种起源》读书笔记 篇7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就放在我的床边,一直想读完它却苦于没有大块的时间。每晚睡觉前拿起书来,没读几个字就进入梦乡。静下心来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趁着假期,用了几天的时间,贪婪地啃完了我本该在大学里读完的这部科学巨著。

  书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已是耳熟能详,一些有关进化论的科学故事,也是出口成章。但是似乎它们对于我,只是一副没有生命力、没有色彩的知识骨架。

  正像达尔文在本书的序中自己叙述得那样:“我比任何人都深切地感到,有必要将支持我的结论的全部事实和参考资料发表出来,因为我知道本书中所讨论的任一点都必须用事实来支撑,否则便会引出与我的学说完全相反的结论来......那些事实存在着,而且值得注意。不管是谁,只要将过多的经历放在未能解释的难题上,而不是放在对某些事实的解释上,他就必然会反对我的学说。”于是,连续几天的时间,我徜徉于书中列举的大量的奇妙的事实中,那些似乎每页平均起来至少有三个实例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和事实,有血有肉地将我头脑中那些干瘪的观点丰满起来,灵动起来;于是我沉浸于达尔文基于事实的逻辑论证中,那些基于事实的严谨推理的过程,那些正与反的多角度的巧妙的思辩,那些不厌其烦、反复絮叨的朴素而谦虚却字字千斤的文字,如同一把把利刃,直指神创论“物种不变”的靶心。

  由五年环球旅行所观察到的大量事实所产生的“生物为什么既相似又相异”的疑问,到对“物种不变”的神创论的怀疑;由可见的人工选择形成新物种的具体事例,到推理漫长的不可见的自然选择形成新物种的过程;由买到的、收集到的、赠送得到的各种家鸽的饲养和研究,初步得出所有这些家鸽都是一种物种的变种 的推论海外其他一些事实,到论证所有生物同宗同祖、由变种到物种渐变形成物种的理论;由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到生存斗争的灵感点燃;由某些看似盲目穿梭的蜂蝶,或许会有对繁杂的奇花异草中某一种的'最爱,以及另人兴趣盎然的大量的其他实例,到阐明少为人知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极其微妙的力量均衡与和谐,到说明微小变异可能改变微妙的生存平衡、细节决定成败、微小变异的遗传积累对物种形成的作用;由性选择等自然选择而诠释的结构、色彩、声音、气味等处处充满自然界的美而到对“目的论”的有力回击。〔〕由“船在近岸时行驶突然破了,善于游泳的船员如果能游到对岸,还是以游泳为妙,相反不如以守着破船为好、自然界的变异是慷慨的,而革新却是吝啬的”这样风趣的比喻,来形容变异对选择的作用,到阐明自然界高、低等生物并存的道理……. 所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物种渐变的事实和道理。

  像眼睛那样的器官,可以对不同的距离聚焦,可以接纳不同量的光线,可以矫正球面和色彩的偏差,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的装置;电鳐可以放电,深海鱼可以发光;小杜鹃鸟在大杜鹃抢占了他鸟巢之后,居然在刚孵化出来还秃着、瞎着的时候,就把它的义兄弟挤出巢外而摔死或冻饿而死;蜜蜂何以筑出如此完美的巢穴?红蚁何以具有养奴的本能?这些让人叹为观止的结构或行为难道可以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的吗?为什么自然界中我们不能随处见到数不清的中间过度类型?对于这些站在反对者的立场上给进化学说可能提出的各种质疑,达尔文需要用那些具有说服力的事例来做出另人信服的回答:“自然界乐于积累矛盾,以改变内外界之间存在的和谐的基础。如果理性使我们热情地赞美自然界中无数的不可模仿的创造的话,那么理性还会告诉我们,某些其他的创造不是尽善尽美的。”如果我们承认生命的演化的观点的话,我们就不能不去试图综观生命演化的历 史,我们就不能不去阅读地球演化的历史,我们就不能不去阅读地层这本用化石作为文字的书籍。(] “如果把地质记录看成是一部保存不完整的、用不断变换的方言写成的世界历史,我们仅有这部书的最后一卷,在这部书的最后一卷里,在这里或那里保存了几篇零星的章节,每页书只有几行寥寥数行文字” 如果我们能认识到,现存的生命形式和已经灭绝的相比,其数量是何等地小,我们就能够理解眼睛这样完备的器官是可以通过自然选择的过程产生的了。”

  可是这寥寥的化石文字确实勾勒出了一棵另人叹为观止的生命进化树。同源同祖的树根,千万年延续伸展的树干,新旧更替的枝桠,每一枝桠都竭力扩展却形成优美的树冠的残酷中的和谐......我们不必去伤感那些曾经枯萎脱落的枝叶,我们不必去惊叹那居然从茎根处也能绽放的老茎生花,这棵既久远又富有活力的生命之树,用枯枝落叶去填充地壳,用不断滋生的美丽的枝条去覆盖大地。

  《物种起源》读书笔记 篇8

  在西方关于《物种起源》中进化论的观战常常受到质疑,而在中国则完全接受,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在自然科学上与西方比是落后的,文化成果以移植为主;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大部分没有"宗教情结",在头脑里无"上帝造人"的观念。即使在大多数参与争论的双方都没有读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其观点是人云亦云,证据更是以点概面。

  一:生命的起源是什么?

  达尔文用其仔细的观察及丰富的想象力,在该书中描写了生物物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繁多这样的一个演变过程。就象是一棵树不断能长出新的枝条,在生物的`演变过程中,新的物种分枝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出来。但毕竟整本书也就是在探讨物种的问题,这是假设有了生命以后的事情,达尔文把此书命名《物种起源》而不是《生命起源》是有其道理的。但不幸的是,有许多的人有意或者无意地把它当作生命起源的权威,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

  二:相信上帝违背科学和理性吗?

  第二章自然状态下的变异。作者认为自然条件也存在变异。在此引入个体差异这一概念,指同一父母产出的个体的微小差异或同一区域内个体存在的小差异。这种差异往往可以遗传,并可作为变种与物种的中介项加以考察。物种与变种不是绝对的,往往易于把先发现的定位为物种,而后来者定位变种,这是不科学的。它们无法被绝对区别开。数量多、分布广的变种往往多。

  三、是上帝的理性还是理性的思考

  西方的科学家大部分是信仰宗教的,他们研究的目的不是为反对上帝,而是证明上帝的理性,揭示上帝的真意。这也许是为什么许多现代科学的奠基人,诸如牛顿、伽利略、法拉第、爱因斯坦及达尔文等等,都相信上帝的原因。但对于我一个没有宗教情结的人来看,促进他们工作的动力不是上帝的理性而是自然的理性,正如犯罪的动机可以千奇百怪,但同种犯罪的目的是一样的,动机与目的混为一谈后,自然的理性与宗教信仰就等同了。

  达尔文的结论是从一个原始生命进化成多种生命形式,而不是同时创造了不同的生命体,这就是《物种起源》本来面目。但达尔文化了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系统论述一个还没有完整结论的问题的方法,总让人叹为观止。如此精神指引法律工作,错案会多起来吗?

  《物种起源》读书笔记 篇9

  《物种起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创作的一部科学巨著,全书共五章。该书以“自然选择”作为物种起源的新理论,从而改变了生物学界。以下是我在阅读这本书时的几点主要感受。

  首先,我对达尔文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深感敬佩。在当时,生物学的知识非常有限,很多生物学现象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然而,达尔文却能够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自然选择”的理论来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进化。这种观察力和推理能力是极其难得的。

  其次,我认为这本书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科学观念:进化论。在进化论的指导下,我们对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演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生物学、地质学等学科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我深刻感受到进化论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启示。它告诉我们,人类的出现和文明的发展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而是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和演化而来的。这也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因为我们的`行为会对自然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最后,我认为这本书的缺点在于它对于人类智力的过分推崇。达尔文认为人类的智力是经过自然选择而来的,这似乎有些过于简单化了。事实上,人类的智力是经过长期的文化和历史积累而来的,而不是单纯的自然选择所能解释的。

  总的来说,《物种起源》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它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生物进化的奥秘,还让我们认识到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责任。我相信这本书将会对更多的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物种起源》读书笔记 篇10

  《物种起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全书共五章,详细地阐述了生物进化理论。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物种起源的重要性,同时也对达尔文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达尔文对于科学研究的执着和严谨。他花费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进行环球航行,收集了大量的生物标本和资料,并通过实地观察和科学实验,逐步构建了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书中提到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两种进化机制。自然选择是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的现象,而人工选择则是人类通过长期驯养和繁殖对生物进行的进化干预。这两种机制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多样性和进化。这种观点让我对生物进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书中还涉及到了遗传和变异的原理。遗传是指生物在繁殖过程中基因的传递,而变异则是由于环境因素和基因突变导致的基因序列的变化。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生物种群不断进化。这种观点让我对生物进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于达尔文的科学思想和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科学研究需要具备严谨的'逻辑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同时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和观察。此外,对于生物学而言,还需要掌握遗传、变异、进化和生态学等基本原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生命现象。

  总之,《物种起源》是一本非常重要的生物学著作,它对于我们理解生物进化、认识生命现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感受到了达尔文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物种起源》读书笔记 篇11

  曾经,我站在海边的沙滩上,陷入了这样的深思: 潮起潮落,无法计数的分子,各自孤独地运行着,相距遥远却又息息相关;骄阳弥散着能量,射向无垠的宇宙。

  大海掀动着波浪,在她深处,分子变幻重组,悄悄地萌生新的组合,它们将自身复制,愈变愈大,愈变愈复杂,DNA、蛋白质,她们的舞蹈愈加神奇……我常常想着这些奇妙的东西,若在从前,人们根本无法推测她们的“行踪”,而如今的科学,却能使我们向这“神奇”靠近,轻探她的鼻息……

  《物种起源》,是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的第一部巨著,更是一部科学的伟大篇章。它讲述了生物进化的过程与法则。全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内容是全书的主体及核心,标志着自然选择学说的建立。第二部分中作者设想站在反对者的立场上给进化学说提出了一系列质疑,再逐一解释,使之化解。这正表现出科学的学说本身不可战胜的生命力。在第三个大部分,达尔文用它的`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论对生物界在地史演变,地理变迁,形态分异,胚胎发育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解释,从而,使这一理论获得了进一步支撑。试问,有此发现与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科学的力量!

  那不容低估的科学,是它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概念。由于科学的发展,今天,我们可以想象无穷奇妙的东西,比诗人和梦想者在想象中的丰富、离奇千万倍。比如吧,诗人想象巨大的海龟驮着大象到海里旅行;而科学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别样的画卷 —— 天宇中一个巨大的蓝色星球正在旋转,它的表面,人们被神奇的引力牢牢抓住,并依附着它柔和地、永不停息地转动着……

  而科学有如一把双刃剑,它刀光骤起,许多人也因此殒命;它又犹似一把钥匙,既通往天堂,又延伸至地狱,它能使国家富强,推动整个历史潮流的发展;它又能使人们为了利益,不惜发动战争,让硝烟弥漫整个天宇。而这“钥匙”又确实有它的价值 —— 没有它,我们无法开启天堂之门;没有它,我们即使明辨了天堂与地狱,也还是束手无策。这样推论下来,尽管科学知识可能被误用以导致灾难,它的这种产生巨大影响的能力本身是一种价值。只是人们用错了它,因而,我们更要把握好这把钥匙,“钥匙”的确很轻很轻,但是它握在手中之后,就会变得很重很重……

  还有,巨大的潜在能量和无尽的宝藏是不会带着它的使用说明书的,因而人们需要靠自己的力量,步步摸索,投入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技术,才能真正翻开她的“使用说明”,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激动、惊叹和神秘,在我们研究问题时一次又一次地出现。知识的进步总是带来

  更深、更美妙的神秘,吸引着我们去更深一层地探索。有时探索的结果令人失望,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总是兴致勃勃而自信地深钻下去,发现无法想象的奇妙和随之而来的更深、更美妙的神秘。这难道不是最激动人心的探索么!打个比方,先贤们缔造了民主的制度,因为我想没有一个人绝对懂得如何管理ZF,我们只有用这样一个制度来保证,新的想法可以产生、发展、被尝试运用,并在必要的时候被抛弃;更新的想法又可以如此地轮回运行。这是一种尝试――纠偏的系统方法。这种系统方法的建立,正是因为在18世纪末,科学已经成功地证明了它的可行性。质疑和讨论是探索未知科学的关键。如果我们想解决以前未能解决的问题,那我们就必须这样地运用科学,才能把通向未知的门开启。

  当然,人类还处在初始阶段,在人类鲁莽冲动的青年时期,常常会制造出巨大的错误而导致长久的停滞。但我们知道伟大的进展都源于承认先前的无知,都源于思想的自由。因此,我们遇上各种问题是毫不奇怪的。好在未来还有千千万万年,我们的责任是学所能学、为所可为,探索出更好的办法。我们应该放开被束缚的双手,宣扬一种科学的精神,一种自由的思想,告诉更多的人们,不要怕被质疑而扼杀自己最初的想法,而是应该毫不气馁地、毫不妥协地坚持自己思想的自由。这一切,都源于同一个信念:我们挚爱科学!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金色的脚印》读书笔记

下一篇:《小猪摇摆夫人》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