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必读书目 >

冯骥才:俗世奇人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

时光漫步分享 52278

时光漫步 分享

  作者以境写人,即以社会背景写人,包括地域风貌风土人情、生活风尚、生活环境等,所写文字真实地刻画了天津卫在晚清光绪年间所特有的社会风貌,是当时经过长期社会选择而形成的强者生存,弱者淘汰受窘的规则加以佐证的作品。


  冯骥才移植天津相声语言的特点,在《俗世奇人》中运用大量的富于诙谐、嘲讽和节奏性的语言进行叙事,给小说笼罩上了一层“津味”色彩。如《死鸟》中有一段对贺道台伺候上司“心得”的描写,堪称经典,“摸透上司脾气,知道嘛的时候说嘛,嘛的时候不该说嘛;挨训时俯首帖耳,挨骂时点头称是……就这种不是人干的事,贺道台却得心应手,做得从容自然。人说,贺道台这些能耐都出自他的天性。说他天生是上司的撒气篓子,一条顺毛驴,三脚踹不出个屁来,对吗?”这段宛如相声开场白即“垫话”的叙事方式活生生地“画出”了贺道台阿谀奉承、巴结上司的丑陋嘴脸。其中“嘛”、“撒气篓子”、“顺毛驴”、“三脚踹不出个屁来”等方言俗语的使用给小说增添不少喜剧效果,减少了阅读时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隔膜,增加了亲切感。另外,冯氏小说语言“节奏性与音乐性都极强”,上述一段层次分明,第一层是伺候上司的“准则”,第二层是贺道台伺候上司的“天性”;而且每个小句舒缓自如,不急促,不突兀。这种别致的语言风格正如相声语言一样,富于节奏感。而《洋相》一篇则通过“抖包袱”的语言形式来讽刺崇洋媚外的外国人。

  冯骥才在《俗世奇人》中创作了大量的奇人奇事,这种情节的描写也借鉴了相声表演的模式,这在书中主要表现为“捧哏”、“逗哏”的情节模式。对口相声就是两个人一起表演的相声,一个是“捧哏”,一个是“逗哏”。一个“逗”,一个“捧”(但大多以反对或拆台为主),绿叶衬红花,在双方交锋中引起喜剧效果。其实,在冯骥才先前的一些小说中也表现出了这种情节设置上的二元对立模式,有的研究者对此进行指出:“冯骥才的小说在情节设置上的这种处理也体现出了一种对立的结构样式。所谓的对立结构,就是在小说的叙事过程当中,在情节的安排上所体现出的一种‘突转’。”而《俗世奇人》中就有很多篇小说延续了这种对立的情节模式,并且完成了“突转”的效果。如《小达子》,小达子本是电车上的小偷,有一次偷东西时遇到高人反被偷,二人针锋相对,各自“斗法”,最后中年男子得胜,抖出包袱:“你笨手笨脚也想干这个!”冯骥才用这种双人相声的形式将故事情节支撑起来,显得非常干脆、利索。更为叫绝的是名篇《泥人张》,泥人张与海张五的对立更具有典型性。先由捧哏引起矛盾(暴发户海张五挑衅泥人张)——“观众”看热闹——逗哏先抛出一个“包袱”(泥人张用鞋底泥随手捏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只有核桃大小的海张五)——捧哏再次拆台(“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逗哏再次抖出“包袱”(“贱卖海张五”)。捧哏不断激起矛盾,逗哏不断抛出“包袱”;捧哏完败,逗哏完胜;在逗哏没用语言只用动作的情况下达到喜剧效果。流露出作者对手艺人泥人张不惧权贵、刚直不阿精神的赞扬,对暴发户海张五仗势欺人的丑恶嘴脸的批判。可见,这种对口相声的情节模式在《俗世奇人》中也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运用。由此观之,“捧哏”、“逗哏”的情节模式在《俗世奇人》中有大量表现,构成了全书主要的故事结构。

AD位1
AD位2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