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二上册教案设计
本文共计603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25分钟。
做教案需要复习以前的旧知识,肯定会累,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高二上册教案设计,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语文高二上册教案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不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2、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教学重点
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声中之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听“曲”(播放音乐)
听一段琶琶曲《十面埋伏》对琶琶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赏“声”
1、学生谈听后之感
2、白居易在听到一曲琵琶后是如何写下他的感受的?(直接进入第二段的琵琶声部分)
3、诗人是如何用文字来描述音乐形象的?(师生同分析)
三、品“情”
提问设计:音乐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流露,那我们一起去体会琵琶女的琵琶声中的“情”。
1、勾划出文中能体现“声中之情”的诗句。
明确: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主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
2、如何理解“无限事”、“平生不得志”、“幽愁恨生”?(过渡到琵琶女的身世)
3、根据课文,学生先朗读,后讨论,理解“声中之情”。
明确:琵琶女是一卖艺之女,年轻时因美貌和超群的音乐才华受众人瞩目。然年长色衰,才华无人赏识,下嫁商妇,独守空船,故“平生不得志”、“恨生”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惆怅”,“幽愁”是一种落漠和孤独。
四、识“知音”
设计提问:我们通过了解琵琶女的身世,才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可是诗人却在知她遭遇之前就已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为什么?(过渡到诗人的处境)
1、学生讨论。
2、明确:白居易是贬官,政治抱负不得施展,与琵琶女有相同的“不得志”。
贬谪将辞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与琵琶女一样“幽愁”。
总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语文高二上册教案设计【篇2】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善于汲取世俗经验论说道理的写作方法;鉴赏《庄子》借助寓言增强说理的趣味性的写作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对文中道家文化的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理解并继承道家思想中的优秀之处。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掌握说理方法。
教学方法:研读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要点:自主研读《五石之瓠》。
教学过程
一、引疑设问明庄子
1.作者介绍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曾做过宋国蒙地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期人。相传,庄周自幼聪明好学,一生率性,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他生活贫困,以编草鞋为生,但淡泊名利,以清静修道为务,楚威王曾以厚礼请他担任相国,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
庄周的文章,想象奇特丰富,结构变化多端,善于运用寓言和比喻,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情致旷达,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给人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他的作品常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和抨击,也有一些积极意义。
主要作品有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名言:
①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②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③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④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⑤不以物挫志之谓完。
⑥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⑦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2.题目解说
本文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石”,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五石”是指数量。“瓠(hù)”是葫芦的一种。“五石之瓠”指可容五石的大葫芦。作者只是借“五石之瓠”来说明道理。
3.文学常识
《庄子》又名《南华经》,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章是庄子所写,“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4.写作背景
二、字正腔圆诵文本
1.自由诵读,每人读两遍。
2.正音。
3.美读全文:两个同学上讲台演读,一人读惠子,读出疑问、惋惜的语气,一人读庄子,读出解惑、肯定的语气。
三、字斟句酌解文意
1.同桌合作,互相释疑,解释全文,
2.点两名同学上台展示,其中一人朗读后指出关键字词并解释,一人翻译。
3.问题:文章是怎样通过“大瓠”与“不龟手之药”之用的对话阐述“无用”和“有用”的观点的?
首先,惠子对庄子发起“大瓠无用而掊之”的诘问,庄子回以“不龟手之药”的故事作为启发。然后,庄子告诉惠子怎样“巧用”这个“五石之瓠”,建议他可以把这个大葫芦当作腰舟系在身上,用来浮游于江湖之上,这正是一种自由自在的“逍遥游”境界。由此可见,“无用”是“大瓠”的外在价值,而“有用是事物的内在价值,“无用”很可能有大用。从“逍遥游”的角度来说,人应该注重内在的生命价值和自我价值,巧用“无用之用”来实现自我价值。
4.主题归纳
选文利用寓言告诉我们,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对待事物,要主动探寻规律,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事物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利用它。
四、探骊得珠赏技法
本文的说理方法:寓言说理,情感鲜明。
①借用寓言说理。
作者善于运用富有形象性的寓言,把自己的思想隐含其中,而且使情感更加深邃,寓意更加深刻。本文运用了“五石之瓠”和“不龟手之药”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深入浅出,含义更加丰富。
②鲜明的感情__。
文中庄子的态度非常鲜明。如当惠子讲了“五石之瓠”的故事后,庄子说:“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一个“拙”字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极不赞成惠子的说法。而在文末庄子又说“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则直接批判惠子,认为他为尘世所牵绊,为世俗所累。
五、你言我语谈收获
问题:对惠子和庄子的大瓠之争,应如何理解?
这里蕴含着对“有用”和“无用”的认识的问题。
庄子认为只要不凝滞于物,则大小皆为可用,这是有用。用必须超然物外,游于忘我之境。当然,是无用,无用无害,也无困苦,就可以逍遥自在、绝对自由了。因而无用是大用,这是庄子追求的理想境界。而惠子则基于对现实的识,自然局限于一般的理解而有所困惑。
语文高二上册教案设计【篇3】
教学目的
一、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
二、体会作品开合自如的章法和说理的手法;指导学生有意模仿,进行写作。
三、指导学生学习文中对事物的分析方法,观察思考问题。
教学安排
本课拟用三课时讲授:
第一课时,疏通文意;
第二课时,分析作品;
第三课时,指导背诵,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设想
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理解课文的难度较先秦散文小,打算采用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鉴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__设计
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作者简介
贾谊,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散文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他的赋作趋向散文化,所以有开汉赋之先声者之称。作品有《过秦论》、《鹏鸟赋》、《吊屈原赋》等。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朗读节奏推知意群,进而理解词句意义。
2.学生自读课文。逐段让学生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猜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3.学生已能初步理解作品文字意义基础上朗读课文,通过纠正学生朗读节奏的错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内容,检查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掌握。
4.指导学生在笔记上总结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重点文言句式。
第二课时
一、__设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可以把握本文的大意,现在我们一起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分析作品谋篇布局的特点。
二、分析文章构思精巧
提问:文章题目为过秦论,在文章中真正指责秦之过的文字有多少?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作品内容?
明确:只有全文最后一句。
(第二问学生不易答出,可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提问:作者在文中设计几组实力对比?对比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秦国与九国实力比较,陈涉与九国贤士、谋臣比较。秦国实力不比九国联合起来的实力大,但秦统一了中国,陈涉的实力不能与九国君臣相提并论。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在学习现代文阅读时讲到的理清思路的方法,理清本文的思路。思考作者结构安排的独具匠心之处。
明确:秦的逐步强大秦统一中国为巩固政权在政治、军事、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文章第一段叙秦之兴,第二段叙秦之亡,这两段的史料叙述占了绝大部分篇幅,作者却丝毫没有议论。但事实胜于雄辩,经过这两段生动的记述,读者对秦的盛世转瞬即逝景况已深深印在脑中,对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外部因素引起,而是内因导致已有认识,只是还未明确,此时作者将论点摆出,自然令读者信服。所以金圣叹说: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这足见文章构思精巧。
三、指导学生朗诵课文,体会课文的主题思想
主要侧重在对感情、声调、课文整体节奏方面的朗读指导。
四、指导学生体会文章开合自如的章法和说理的手法
可提两个提示性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1.本文是一篇论说文,但记叙多于议论,这样安排内容是否得当,理由是什么?
2.作者在写作本文时,应用了哪些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借鉴?
第三课时
一、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指导背诵
指导学生在把握全篇的基础上,了解后三段段与段间的关系,进而理清这三段的写作思路,方便背诵。
注意语言特点、句式特点,准确背诵。
二、介绍《阿房宫赋》,比较阅读,加强学生对本文的理解
比较阅读的目的在于品味两文在辞采上的不同,更好地体会西汉散文的特点。
三、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完成课后练习
语文高二上册教案设计【篇4】
一、分析第一层
齐读课文第一层的两支曲子
提问: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明确: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天地惊鬼神。”又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的对象,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控制,便筑成了对天地的怨恨与控诉。
二、分析第二层:
提问:从“左侧右偏”“前合后偃”两句可见窦娥在赴刑途中所受的苦难,可她为什么还要提出坚决走后街,舍近求远呢?
明确:因为窦娥的婆婆住在前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这充分显示了她的善良与淳朴的美好心灵,展示了她性格的一面。
然而,她的婆婆还是迎面赶来,情看她与婆婆的一段对白,并试做分析
(原文略)
三、提问:通过人物对白试分析关汉卿的语言艺术和戏剧效果。
明确: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他可以根据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充分为戏情的人物性格服务,窦娥对婆婆的一段对白,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贴切,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
四、阅读[快活三][鲤鱼儿]
提问:这两支曲子是窦娥临刑前对婆婆提出的希望的要求,在表现主题方面起到什么作用呢?
明确: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她劝婆婆不要过分悲伤,再一次表明她善良美好的心灵。这样的好人蒙受冤屈而死,自然使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五、阅读第三层: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
明确:第一桩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桩誓愿是六朋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苍得到反应。第三桩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介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恶。
六、她的三桩誓愿与第一层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是否矛盾?
明确:窦娥对天地的指斥和感受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者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斥天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动动容不定期昭雪窦娥的冤案。
七、作业设计:
如何分析理解窦娥的反抗精神?
八、板书设计:
窦娥冤
1、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2、三桩誓愿是什么?表现了窦娥什么样怕精神?
3、归纳主题
4、作业设计。
语文高二上册教案设计【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
2、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3、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品读诗歌的语言,分析诗中的形象特征,体味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要认真思考,听出这个故事渲染的是怎样一种情境,并希望大家把故事的中心用简明、连贯的语言记录下来。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重阳节前后,在夔州,长江边上,秋风凛烈地吹着,吹得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急剧地翻滚,孤鸟在空中久久地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有一位老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步履瞒珊,跃跌撞撞地朝山上走来,他疾病缠身,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右臂偏枯耳半聋”了。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困潦倒,似乎走到生命的晚秋。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写下了一首“七律之冠”:
(师深情地朗读)
风急天高猿啸哀,绪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通过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来指导诵读、背诵。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
律诗,从格律上说,只要求颔联、颈联对仗。经过仔细玩味,该诗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因此,同学们在诵读或背诵时应注意体会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