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五年级 >

小学生五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文海泛舟分享 70184

文海泛舟 分享

本文共计669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27分钟。

五年级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数学知识点呢?在平时的学习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生五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整理,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五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篇1

1.探索小数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培养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3.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4.理解简易方程的意思及其解法;

5.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习难点:

6.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7.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8.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9.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10.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11.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小学生五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篇2

1、(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2、a×a可以写作a·a或a,a读作a的平方。2a表示a+a

3、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5、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6、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7、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8、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

针对练习

1.判一判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一样的。()

(4)10=4x-8不是方程。()

(5)x=0是方程5x=5的解。()

(6)9.3-1.3=10-2是等式。()

2.解方程。

x+53=102x-17=54

x-0.9=1.2x+310=690

8.5+x=10.2x-0.74=1.5

小学数学万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点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7、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小学数学0的相关知识点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0没有倒数,0的相反数是0,0的绝对值是0,0的平方根是0,0的立方根是0,0乘任何数都等于0,除0之外任何数的0次方等于1。0不能作为分母出现,0的所有倍数都是0。0不能作为除数。

小学生五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篇3

1、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以前所学的图形如长方形、梯形等都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2、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3、用圆规画圆的过程:先两脚叉开,再固定针尖,最后旋转成圆。画圆时要注意: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不可移动;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

4、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 r=d2)

5、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就是直径。

6、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所以要比较两圆的大小,就是比较两个圆的直径或半径。

7、正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边长=直径

画法:(1)画出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2)以对角线交点为圆心,以边长为直径画圆。

8、长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宽=直径

画法:(1)画出长方形的两条对角线;(2)以对角线交点为圆心,以边长为直径画圆。

9、同一个圆内的所有线段中,圆的直径是最长的。

10、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路程就是车轮的周长。

每分前进米数(速度)=车轮的周长转数

11、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读pi)表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141592653

我们在计算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3.14。3.14

12、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那么C=d或C = 2r

13、求圆的半径或直径的方法:d = C圆 r= C圆 2= C圆2

14、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加一条直径。 C半圆= r+2r C半圆= d2+d

15、常用的3.14的倍数: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12=37.68 3.1414=43.96

3.1416=50.24 3.1418=56.52 3.1424=75.36 3.1425=78.5

3.1436=113.04 3.1449=153.86 3.1464=200.96 3.1481=254.34

16、圆的面积公式:S圆=r2。圆的面积是半径平方的倍。

17、圆的面积推导:圆可以切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即S长方形=S圆);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半径(即b=r);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即a=2(C)=r)。即:S长方形= a b

S圆 = r r= r2

S圆 = r2

注意:切拼后的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了两条半径。C长方形=2r+2r=C圆+d

18、半圆的面积是圆面积的一半。S半圆=r22

19、大小两个圆比较,半径的倍数=直径的倍数=周长的倍数,

面积的倍数=半径的倍数2

20、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周长最短。

21、求圆环的面积一般是用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还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S圆环=r2=(R2-r2)

22、常用的平方数: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202=400

小学生五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篇4

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正面、侧面、后面都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观察、想象、猜测,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4、动手操作,思维拓展

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有多少种不同摆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小数乘法

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

知识点一:

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

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3.60 “0”应划去

知识点三: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0.02×2=0.04

知识点四:

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小数

知识点一:

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

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

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2、用计算器来验算

三、积的近似数

知识点一:

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知识点二:

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如6.597保留两位为6.60

四、连乘、乘加、乘减

知识点一:

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知识点二:

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先乘法,后加法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五、简便运算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计算连乘法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几位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对于不符合运算定律的算式,有些通过变形也可以应用。

乘法分配律也可以推广到相应的减法。

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公式:S=(a×b+a×c+b×c)×2

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公式:S=6a2

14、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

数学图形的运动知识点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的两个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初步认识:

(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平移)现象。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平移)现象。

(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旋转)现象。

4、镜子内外的左右方向是相反的。

小学生五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篇5

一、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1、数格法;

2、重叠法;

3、分割平移法;

4、公式计算面积法;

5、借助参照物比较法。

二、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1、数格法;

2、分割法;

3、大面积减小面积法;

4、综合计算法

注:数格子时,先数完整的格子,再数能拼接的格子,如果几个格子可以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格子,就可以算作一个整格;不能拼接的格子,如果接近半格,按半格算;如果只多一点点的,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超过半格,接近一格的,按一格计算。

三、底和高

1、底和高是互相垂直的两条垂线段。(画高时,用虚线画高)

2、画垂线时用实线画。

四、面积公式

1、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平=ah)

底=平行四边形面积÷高(a=s平÷h)

高=平行四边形面积÷底(h=s平÷a)

2、三角形面积=底×高÷2(s三=ah÷2)

底=三角形面积×2÷高(a=s三×2÷h)

高=三角形面积×2÷底(h=s三×2÷a)

3、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s梯=(a+b)h÷2)

上底=梯形面积×2÷高-下底(a=s梯×2÷h-b)

下底=梯形面积×2÷高-上底(b=s梯×2÷h-a)

高=梯形面积×2÷(上底+下底)(h=s梯×2÷(a+b))

小学生五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篇6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 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正面、侧面、后面都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观察、想象、猜 测, 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 侧面、 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观察物体,从实物观察到对立体图形的观察有一个体验、认识、提高的过程,建议同学 们先多观察物体,多画观察到的图形,有意识的训练想象能力,逐渐就会观察立体图形了。

4、观察物体,先要确定观察的方向(常选择上面、正面、左侧面、右侧面) ,再确定观察的 形状,并把它画下来 摆立体图形时, 可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摆出底层, 再根据从正面看到的摆出前排图形, 然后根据从左面看对后排进行修正,最后从不同方向观察所摆图形是否符合原题要求

5、摆立体图形时,可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摆出底层,再根据从正面看到的摆出前排 图形, 然后根据从左面看对后排进行修正, 最后从不同方向观察所摆图形是否符合原题要求。

6、数正方体的个数时,为了既不遗漏又不重复,可分层数;观察露在外面的面,应弄清从 哪几个方向看到的是什么图形,再计算

7、构建空间想象力:

(1) 、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 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

(2) 、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8、动手操作,思维拓展 用 5 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 (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 (有多少种不同摆 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小学生五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篇7

一、小数的乘除法

(1)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①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或个位)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2)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①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②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③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想一想:除数是小数怎么计算?(要把除数是小数转化为除数是整数)

(3)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时,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时,积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也扩大(缩小)多少倍。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被除数扩大(缩小)多少倍,除数不变,商扩大(缩小)多少倍。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缩小)多少倍,商缩小(扩大)多少倍。

(4)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也同样适用。

二、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

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下面的公式?

①加法的交换律

②加法结合律

③乘法交换律

④乘法分配律

⑤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⑥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⑧三角形的面积

⑨梯形的面积

(2)方程的基本性质:

①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②方程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③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方程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三、多边形的面积

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②三角形的面积

③梯形的面积

④组合图形的面积

四、统计与可能性

想一想:中位数的求法

小学生五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篇8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2、a×a可以写作a·a或a2,a2读作a的平方。2a表示a+a

3、我们学过的一些典型的数量关系:

(用s—路程、v—速度、t—时间)

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s=vt

速度=路程÷时间v=s÷t

时间=路程÷速度t=s÷v

(用c—总价、a—单价、x—数量)

价格问题:总价=单价×数量c=ax

单价=总价÷数量a=c÷x

数量=总价÷单价x=c÷a

(用c—工作总量、a—工作效率、t—工作时间)

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c=at

工作效律=工作总量÷工作时间a=c÷t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t=c÷a

4、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6、各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7、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8、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9、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最新五年级学生上册数学知识点重点

下一篇:五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点整理